欧拉:那个要统一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来了

欧拉:那个要统一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来了

一直以来,云、管、边、端操作系统领域的碎片化,都是切实存在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在服务器上使用一个系统,在云计算集群上使用另一个系统,而在边缘计算设备和嵌入式设备则又是一个新的系统。似乎天经地义的,不同场景的设备就该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。

但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基础设施以指数级发展的今天,是否还应该墨守成规?在消费者领域,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明显的系统融合趋势,比如,苹果公司希望全线都使用同一套系统,以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体验;再比如华为的鸿蒙也通过将不同的操作系统融合,让普罗大众也能感受到万物互联互通的多彩生活。

此时我们不禁要问:“是否应该在更大、更宏观的场景,对更多的计算场景进行融合?”就如同欧拉公式揭示的那样,世界本是统一的,计算世界是否也已经迎来了大一统的契机?

欧拉:以开源主导的大一统技术社区

商业公司由于人力有限,往往只会选择在一个领域做深耕投入,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;而与之相比,开源社区则不同,大家会基于对于开放理念的追求,而不断迭代一款产品。开源社区近乎无限的开发者参与,以及它开放的模式,也让一款统一而一致的产品成为了可能。

Linux 内核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证。最初的 Linux 内核只是一个用于个人电脑的小玩具,而随着全世界开源贡献者持续三十年的不懈投入,如今的 Linux 已经遍及了从超算、云计算、服务器、个人桌面、物联网、智能终端等各种大相径庭的不同使用场景,跨越了从 x86、ARM、RISC 等十数种计算架构,从某种意义上奠定了大一统的计算基础。

但是另外一方面,虽然 Linux 及其生态已经构筑了一个平实而广泛的基础,但是我们也看到,即便是在源出一门的内核之上,由于商业利益、计算能力限制、用户体验等因素,往往我们见到的是在操作系统层面的割裂。

而这一次,欧拉(openEuler)希望立足于开源社区,与社区共同建设一个“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”,从而,不仅仅是底层的内核,而在更高层面也达成大一统的融合和互联。

新的欧拉操作系统可广泛部署于服务器、云计算、边缘计算、嵌入式等各种形态设备,应用场景覆盖 IT( 信息技术 ( Information Technology ) )、CT( 通信技术 (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) )和 OT( 运营技术 ( Operational Technology ) ),实现统一操作系统支持多设备,应用一次开发覆盖全场景。

和过去归属于公司的操作系统不同,欧拉是一个开发者的操作系统。虽然欧拉发轫于华为公司,但其成长得益于开发者的参与和投入,也反过来促进了开发者的发展。目前已有 100 多家企业、机构等组织加入,汇聚了超过 6000 多名开发者,10 多家国内主流的 OSV 基于欧拉发布了商业发行版。对于开发者来说,云、管、边、端的融合,有助于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。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个技术底座,开发出一个能够应用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程序,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和可能。

欧拉:由工具主导的发行版变化

过去的 openEuler 重点关注在鲲鹏生态,而现在的欧拉将涵盖从 x86、ARM、RISC 等不同架构,以支持更广泛的计算场景。

过去的 openEuler 着重于服务器操作系统,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场景,而随着新欧拉的发布,openEuler 将会扩展其场景,覆盖服务器、云计算、边缘计算和嵌入式设备。从只处理服务器的问题,延展到可以解决更多场景、更全设备的新操作系统。

这样的升级,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不同的设备和不同场景下的算力,通过操作系统层面的统一,让计算能力可以更加容易调度,实现计算能力利用的最大化。

不仅如此,为了更好更快的抵达这个目标,欧拉社区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能力,让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,裁剪配置自己需要的系统。诸如,可以通过配置和设置来打包操作系统的全栈原子化的能力,更加简单地完成系统的裁剪,以应对面向边缘计算、嵌入式设备等计算和存储资源都较少的场景,更好的服务这些设备。

当然,也不止于此。

对于开发者来说,操作系统的融合固然是好事,但对于开发者来说,感知不大,因为操作系统层面的变动往往是底层工具的变化,落实到开发者层面,还需要很多的时间。但欧拉社区这次的发布除了操作系统的升级,还提供了北冥技术架构 —— 北冥架构是为多样性计算硬件及集群打造的使能软件栈,简化多样性计算环境下的开发和部署,充分释放算力性能。通过北冥,开发者想要在安装了欧拉的多个设备中去开发应用程序,也变得更加简单。

欧拉:与鸿蒙共享技术结晶

本次欧拉的升级,除了架构和计算场景的升级,还有一个很大的升级便是‌****欧拉将与鸿蒙共享底层技术,共建用户生态

鸿蒙作为一个面向智能终端的设备,可以通过海量的设备覆盖和丰富的操作体验,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机会。而欧拉作为一个专注于服务器端场景,追求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操作系统,可以通过与鸿蒙的结合,更好的为用户场景提供服务。

鸿蒙和欧拉的结合一个更大的好处在于,随着底层基础的打通,我们身边的智能设备,和云端的服务器、边缘计算设备,可以拥有更好的交互方式,从过去的通过 API 实现数据的同步,变成可以借助于分布式软总线,让智能设备可以从身边的设备去借用计算能力、进行管控,这将更加的简单和直接。

而这种云、管、边、端融合,将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物联网设备、智能终端等互相连接的方式,也必将带来一波新的应用开发浪潮,大家可能会发现,过去难以实现的场景,现在可以通过一个更简单的方式来实现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带来使用体验、操作体验、管理体验的进一步提升。

我们可以畅想一下,在未来,当鸿蒙与欧拉结合,我们拿着鸿蒙的手机走进机房,马上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服务器之间的信息,而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来传递,我们可以更加简单、直接的操作服务器上的数据和功能。

可以想象,欧拉+鸿蒙将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应用,所以,我认为,欧拉社区也许是朝着“元”操作系统在发展,从底层,到数据,从 API 到 AI,在更大的层面进行了统一、融合。

那个要统一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

完美的欧拉公式,呈现了数学的统一之美,欧拉操作系统,能否统一数字基础设施?我想这个问题,应该由开源社区来揭示。